紅河州 強保護 重傳承

紅河縣迤薩鎮勐龍村舉辦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活動。

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繁榮發展民族文化、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落腳點,以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為結合點,重點圍繞特色民居保護建設、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大力推動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作,確保文化惠民和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工程順利開展的同時,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紅河州世居少數民族志書系列——苗族志、瑤族志》出版精品工程項目,是以苗族、瑤族為主線,反映紅河州遠古至2020年人類社會文化的專志,內容涉及苗族、瑤族的地理歷史、經濟科技、天文歷法、醫藥衛生、宗教民俗、革命斗爭、文化遺產、人物等,每卷內容共分為二十一章。“該項目豐富了苗學、瑤學學科內容,展示了苗、瑤、漢及其他民族和諧發展的歷史!奔t河州民宗委文化教育科副科長陶艷飛介紹,該項目覆蓋紅河州轄區2個世居民族,有利于今后進一步開展苗族、瑤族文化研究工作,對挖掘和開發苗族、瑤族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為民族文化遺產搶救探索出了新路徑。

2023年,紅河州實施《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叢書·紅河卷》編纂出版、紅河州世居民族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服務“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育人體系構建與實踐等民族文化項目23個、涉及資金338萬元,其中搶救保護項目22個、涉及資金288萬元,精品工程1個、涉及資金50萬元。

走進紅河縣迤薩鎮勐龍村,具有傣族特色的“寨門”格外耀眼,道路干凈整潔,墻壁上一幅幅獨具特色的漫畫與村莊相互映襯,民族特色氛圍濃厚。遠處農田里,黃瓜、苦瓜、朝天椒等農作物生機盎然……一個集農旅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初具雛形。

勐龍村是國家和省級同時命名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現已發展成為紅河縣傣族文化的精品名片。

屏邊苗族自治縣灣塘鄉牛碑村委會人字橋村也是獲國家和省級同時命名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這里的主體少數民族為苗族,有獨特的苗族文化、苗家工藝品和自然風光。人字橋村遠離鬧市,四季都有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傍晚無暇的落日、夜晚明亮的星星。

2023年,紅河州民宗委積極統籌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全面推進勐龍村、人字橋村和元陽縣阿者科村等25個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建設,緊緊圍繞特色民居保護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對每一個村寨都制定項目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村寨以旅游業發展為主的整體規劃布局。緊密結合村寨資源稟賦、區位優勢、文化底蘊、自然風光等特點,因地制宜加強旅游設施建設,著力補齊旅游基礎短板。

目前,25個村寨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共建成或提升旅游設施170件,從事旅游經營戶總數236戶、旅游從業人數1189人,共接待游客84.75萬人、旅游總收入1336.64萬元,各民族村寨以旅游業為主的產業鏈逐步形成。

本報記者 饒勇 通訊員 張七霞 文/圖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