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藍花楹之名 為春城圈粉

2023年,盛花期的教場中路藍花楹美景。

本報記者 龍舟 李向雄 文/圖

1984年,藍花楹首次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從阿爾及利亞引進昆明,開啟春城花事的另一種顏色。每年4月底至5月初,一公里多長的教場中路兩旁,串串藍紫色花朵競相怒放,觀者如云。

由五華區委、區政府發起,省、市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藍花楹文化藝術節自2019年舉辦以來,五華區以教場中路為依托,以美麗的藍花楹為媒介,一年一主題、一年一特色,辦節規模、活動內容、辦節模式和參與范圍不斷突破,文化節的品牌影響力和吸引力與日俱增。

挖掘文旅資源

持續擦亮“藍花楹”品牌

2019年,以“和諧蓮華·美麗綻放”為主題的首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舉辦。為期1個多月的活動包括“我和我的祖國”歌曲大賽、社區創意廣場舞大賽、激情藍·五人制足球賽、《愛在路上花開》迷你攝影展、手作創意文化集市等9大系列活動,體育、攝影、繪畫等愛好者共同參與了這場視覺盛宴、文化盛宴。

2020年藍花楹網絡文化節,圍繞“五華·遇見藍花楹”主題開展云賞花系列活動,以抖音短視頻、720云全景、微博圖片征集等方式,開啟浪漫云賞花之旅。藍花楹主題雪糕、絲巾等文創產品首次推出。

2021年第三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以“夢幻藍花楹·綻放彩云南”為主題,融合文創、文旅、文商、文體,線上線下開展10大板塊系列活動,并推出藍花楹時光郵局、藍花楹賞花專列巴士,在特定區域規劃建設打卡點等新玩法,在上年藍花楹冰棒的基礎上,又推出藍花楹棒棒糖、藝術書簽、胸針等文創系列禮品,讓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五華的人文魅力。

2022年,第四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以花造節、以節促文、以文興產,融媒體跨區域聯動助推“昆明最美藍花楹”IP打造,文旅、文商、文創、文體融合,打造消費新場景助推經濟新發展。在藍花楹文化節的帶動下,教場中路藍花楹IP全網曝光量超過2億次;四五月藍花楹花期,前來教場中路賞花人數超過40萬人次;五一期間,五華區共接待游客近6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44億元。

2023年第五屆昆明藍花楹文化藝術節通過“文化+創意”“文化+生態”“文化+消費”融合發展,進一步擴大昆明“春城花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超過200家市集商家實現銷售額300萬元,售出13萬支雪糕,來教場中路賞花打卡的市民和游客達60萬人次,藍花楹文化藝術節相關話題和報道在全網受關注,帶動周邊文創、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實現了從賞花游到賞花消費,再到“賞花經濟”的蝶變。

如今,五華區“藍花楹”品牌逐漸形成,成為昆明亮麗的“花”樣文旅消費新場景、新名片。

打造文創產品

藍花楹文化藝術節出圈

隨著今年藍花楹逐步進入盛花期,第六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于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如期而至。今年的藍花楹文化節將如何辦?

4月11日,第六屆中國·昆明藍花楹文化藝術節聯合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開展城市文化形象宣傳活動,通過把最好的花給最好的人,讓旅客從總有一朵鮮花為你而來的浪漫中,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活動現場推出一系列藍花楹文創產品,包括精美的藍花楹明信片、鑰匙扣、紀念章等,吸引不少旅客參與打卡活動領取文創產品!皼]想到在機場也能感受到藍花楹的文化氣息,讓我的昆明之旅畫上完美句號!币晃粍倓偨Y束昆明旅游的長春游客感慨。

從4月中旬起,本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將在教場中路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涵蓋時尚、音樂、健康、藝術4大主線,其中包括華為產品品鑒會、《云南映象》孔雀舞及民族舞表演、時尚婚紗秀、花下瑜伽體驗、音樂會等20余場主題活動。市民和游客可現場打卡藍花楹美陳裝置、逛本地生活美學市集、乘坐藍花楹沉浸式賞花巴士、品嘗藍花楹雪糕等,豐富賞花體驗。同時,五華區還將圍繞“5·19中國旅游日”以及五一、暑期、國慶等重要節點,持續推出讀書節、城市徒步、音樂嘉年華、古風文化體驗、摩登市井生活集市等多樣活動,為廣大游客和市民帶來一場全新的生活體驗。

藍花楹文化藝術節的出圈,是五華區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一直以來,五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先后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旅游名村各1個和云南省最美鄉愁旅游地1處。去年,五華區上榜2023中國市轄區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區,全年共接待游客3238萬人次、同比增長17.8%,實現旅游總收入663億元、同比增長74%。

今年,五華區將以加快把昆明打造成為世界級知名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目標,積極培育文旅消費新場景新產品,努力塑造“最昆明”文旅融合新地標新載體。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