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構建共同參與體系 健康社區溫暖老人心

東華路社區為老年人義診。供圖

近年來,昆明市官渡區金馬街道東華路社區積極打造“五福”健康社區,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提升轄區居民心理身體素質,努力打造健康社區品牌,小區現已實現環境適老化、生活服務便捷化、醫養結合多樣化、康樂活動多元化,老舊小區在新時代煥發新風采,大幅提升了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健康生活形成鏈式效應

東華路社區東華小區建于1984年,面積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0余人,60歲以上老齡居民有4000余人,是一個沒有物業管理的典型老舊居民小區。

社區通過開展“綠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鍛煉、管慢病、家健康”行動,堅持把抓好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加強健康環境建設、造福廣大居民群眾的一項基礎工程。社區從2008年起,借勢昆明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歷經10年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過去的臟亂差成了現在的花園小區,成為昆明市“百佳示范小區”、官渡區“園林綠化模范社區”,現有80歲以上高齡老人707人、百歲老人1人,成為遠近聞名的“長壽社區”。

社區把開展健康社區行動與社區自治結合起來,形成社區積極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隊伍體系。7個四級自管網格與愛衛網格相融與共,統籌整合轄區力量,各網格建立掛賬銷賬制度,每天派出愛衛工作巡視員,確保愛衛工作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由社區“兩委”工作的“獨角戲”,變成全域共同參與的“大合唱”,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在和諧社區營建上實現和合與共、榮融與共、美美與共。

東華路社區堅持以“四社聯動”強化愛衛工作,培養孵化的“好鄰居議事廳”等9個為民服務本土社會組織,鼓勵引導志愿者參與,指導社區居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鏈式效應,激發居民熱愛健康、追求健康的熱情。

把“煩心事”變成“暖心事”

社區有一支平均年齡達到68歲的特殊志愿者隊伍,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們為“奶奶隊”。一個紅袖套、一件綠馬甲、一把清理煙頭的火鉗、一個處理小廣告的鏟子、一條裝垃圾的編織袋是她們工作時的標配。她們每天攜帶社區愛衛裝備,自覺把樓道衛生檢查一遍、室外垃圾清撿一遍,默默詮釋最美“夕陽紅”。

2011年起,社區成立“三塊三”老年愛心食堂,為轄區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4菜1湯、每餐3.3元的愛心餐。13年來,“三塊三”的價格始終未變,累計服務老人18萬人次。2021年,社區深度整合資源,把“三塊三”愛心食堂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由原來不足50平方米的地方增加到近500平方米,提供多樣化服務,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就餐環境。

為了解決老年人日常生活買菜難、修理難等問題,社區成立“家門口福利社”,設置3個“引攤入市” 便民利民點,將一些走街串巷的商販整合為蔬菜直銷、家電修理、修鎖配鑰匙、衣物縫補等15家攤位,完善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員,將零散服務變為規范經營,把日常環境治理的“煩心事”,變成為老人便利服務的“暖心事”。

打通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

社區整合周邊醫療機構資源,建立完善健康服務體系,打通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聯合市延安醫院、明珠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每周開展心腦血管疾病、老年骨質疏松、糖尿病等康養知識講座,每月定期在公園廣場組織“愛心義診進社區”活動,每年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體檢1次,做好居民“家門口”看病服務。

依托6個居民自治網格和10家公共單位共駐共建平臺,落實“家庭醫生”簽約和“長護險”推廣。社區“三塊三”老年愛心食堂結對醫療機構,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季節時段推出老人“膳食營養餐”。在居家養老的基礎上,引進2家社會養老機構,滿足不同層次養老需求。加強“銀發先鋒”老年學校建設,挑選有特長的退休黨員,邀請公益組織和醫療機構專家,為社區老人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技藝交流、智能家用電器使用和手機智能系統操作培訓等活動。及時對接市、區養老信息平臺,通過社區公眾號、微博及時發送國家政策和助老活動信息,加強“醫養”服務需求供給。

將老年居民自發成立的13支文體隊伍整合成社區“文娛隊”,組織小區老年群眾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做到每天廣場有活動,重大節日有演出;強化自身健康第一責任意識,積極改善家庭環境,學習健康知識技能,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倡導“社交距離、勤于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習、科學健身、控煙限酒”云南健康文明生活六條新風尚,做到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民參與,營造歡欣愉悅的生活環境。

近年來,東華路社區先后被評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云南省“文明社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昆明市“城鄉社區治理創新試點建設優秀社區”“十佳環境衛生社區”。社區結合自身的綜合實力等情況,通過組織居民群眾人人參與健康社區建設,創建市級健康社區、無煙單位、愛國衛生先進社區等一系列活動,提升社區居民健康生活質量,以各項舉措扎實踐行健康昆明行動,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健康基礎。

記者徐婕 通訊員管筠景 楊俊蕾報道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