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相親角已經“卷”成這樣了?!00后女生進去后…

七夕在即,可能又要面臨“靈魂拷問”:

“準備和誰一起過節呀?”

“這次能脫單了不?”

答案很可能還是:不能。

于是,春城晚報-開屏新聞的00后女記者去了昆明最大的相親角——秋園公園。因為有人說:選擇相親,是當代年輕人面對生活的妥協……

是不是對生活的妥協,就不追究了

但暴擊是肯定的了……

相親,是當代年輕人面對生活的妥協?

00后女記者被“嫌棄”了

要說昆明曾經最耀眼的相親舞臺,那非翠湖公園莫屬。歷經幾度搬遷,2020年搬到環西橋邊上的秋園公園后,人氣一點不減當年。

如果非要給這個相親角的熱度下一個定義,那就是:沒有一個適婚年齡的男女青年,能在不被“盤問”的情況下走出這里!

秋園公園相親角人氣不減當年

一個周六的下午3點,記者走進秋園,突然生出一種錯覺:仿佛來的不是相親角,而是熱鬧的人才市場。只見大爺大媽們人手一疊自家孩子的資料,或四處穿梭打探,或圍在各個展板、帳篷前,熱烈地討論,見到有意向的,上去就是一番“詢問”和“推銷”。

“小姑娘,咯是來找對象的,多大啦?做什么職業的……”

記者一進入秋園,就圍上來好幾個大爺大媽,聽說記者22歲,大爺大媽散去一大半,嘴里說著“太小了,我兒子比她大了十多歲”;另一個阿姨卻搖著頭說:“也不小啦姑娘,你們這個年紀要趕緊找,不然以后找不著,就像我姑娘一樣……”

當得知記者從事媒體行業時,剩下不多的大爺大媽又散去一些,幾個阿姨連連搖頭:“媒體啊,工資普遍不高吧?”

就這樣,記者在相親角待了差不多快兩小時,雖不斷有大爺大媽上前詢問,但總是以“搖著頭說不合適”的暴擊收場。

相親角隨處可見“征婚”資料

昆明的相親角,已經“卷”成這樣了?

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秋園相親角,那“卷”這個字再合適不過。卷身高、卷年齡、卷工作、卷收入、卷車卷房……

“唉,他們看不上我,這里的大爺大媽要求高啊!痹谙嘤H角轉了一圈毫無收獲的楊先生說:僅身高一項就讓他屢屢碰壁,男的1.75米以上是剛需。

除了身高,相親者的年紀也越來越“卷”了。記者注意到,相親角設置了多個“征婚”資料的展板,粗略統計了一下約有700多份,最小的是1999年出生的。

展示板上的男士擇偶條件大都有“硬性”職業要求,必須得是教師、醫生或公務員;女生的擇偶則更側重身高和工作,部分還對生肖有要求。普遍要求最多的是身體健康,在昆明有住房、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等。

現場還設置了近10個婚介所攤位

總遇不到合適的,脫單咋那么難

秋園相親角里的忠實粉絲只多不少,一位阿姨告訴記者,她兒子是1989年出生的,今年已經34歲,是家里4代單傳的獨子,為了兒子的婚姻大事,一家人操碎了心,她和老伴每周末有空就會來,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快3年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

還有許多家長,哪怕被子女嫌煩,也不愿“躺平”。打著傘、背著水,甚至自帶小凳,一見面相互打招呼,可見都是這里的?。

為兒女操碎了心的家長們是相親角的?

李阿姨只要有空每周末就會來幫兒子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如今很多年輕人和我們這一輩一定要成家立業的觀點已完全不同了,他們更想自己一個人生活,不被婚姻家庭所束縛。我兒子說他根本不想找對象,要不是我們逼他,他是不會找的。”

李阿姨告訴記者,相親角里不少家長都是背著孩子悄悄來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相親,很多時候父母相中了,拿著資料回去給孩子,還會吃力不討好,被孩子嫌煩。

雖然大約90%都是為子女婚姻操碎了心的父母,但也有自己來尋找機會的,年近40歲的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相親角找對象已有4年了,“但每次見完面后就沒下文了!壁w先生說,他也通過中介幫找過,結果都不如意。4年來,他都堅持每周有空就來,“找到么,就湊合著過;找不到么,一個人也瀟灑。”他說。

 “我和父母一起來的,找對象這個事,光靠父母是找不到的,還不如自己來看看!90后的童先生并不反感父母為自己來相親找對象,他坦言理解父母的苦心,自己到這個年齡了,也著急想結婚,但在相親角找對象也有2年了,總是遇不到合適的。

“我孩子條件也不差,但幾年了也沒找到合適的!崩畎⒁陶f,現在的女孩普遍要求都很高,“她們要找的是像電視劇里的那種男生,那種不現實,你照著那樣去找,永遠也找不到!

理想是否能照進現實?

最后插播一句,秋園相親角每天都有不同年齡層的相親會,但周末就不限制年齡了,周六周日早上10點~下午6點,秋園會定期舉行大型相親會,只要年滿18歲都可以來試試。(小編只能幫你們到這了)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