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區打造滇池旅游黃金岸線

白天走進云南民族村體驗25個少數民族風情,漫步海埂公園近距離領略滇池的風光,走累了就乘坐環滇觀光巴士實現15分鐘內知名景區景點全切換;夜幕降臨,公園1903“凱旋門”前地面噴泉隨音樂涌起,孩子們穿梭其間其樂融融,“夜間集市”接檔白天的熱鬧,可以深度感受昆明的煙火氣……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歷史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市民。

網紅打卡景點受歡迎

位于滇池之濱、背靠西山睡美人的度假區生態環境優美、風景名勝獨具特色。近年來,度假區聚焦省、市旅游產業發展目標,以“旅游興市”為指引,以“當好全市旅游產業發展龍頭”為目標,重點推進旅游項目建設、旅游產品提質增效、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特色品牌活動、智慧旅游建設、旅游市場整治等重點工作,打造“民族風情”“高原體訓”“健康養生”等旅游品牌。

目前,度假區已建成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云南民族村、大觀樓)、2個3A級景區(中國兵器房車溫泉中心、撈漁河濕地公園)以及眾多深受市民群眾喜愛的網紅打卡景點。其中,撈漁河濕地公園近年來作為大家休閑游憩的熱門去處,以其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以及郁金香、大麗花、唐菖蒲等多彩的花展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集文化、商業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公園1903是近年來昆明新興的時尚文化品牌和人氣商圈,還獲評“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成為云南的一張全新文旅名片。

2023年,度假區接待游客2368.06萬人次、同比增長45.58%,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62.16億元、同比增長45.58%。今年春節假期,云南民族村以“云南各民族春節大拜年——祝祖國龍騰萬里”為主題,舉辦景頗族“目瑙縱歌”狂歡節和“藏歷新年”新春祈福等精彩活動,吸引超過10萬人次市民和游客打卡體驗。

“智能旅游”向“智慧旅游”轉變升級

3月19日,全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吹響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度假區將從加快滇池沿岸旅游體系建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數字賦能旅游發展三個方面入手,迎難而上、迎接挑戰、理清思路,積極推動全區旅游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加快滇池沿岸旅游體系建設方面,度假區將主動創新求變,強化旅游景區核心體驗,深度開發旅游產品資源,強化旅游產業服務配套。以海埂公園、云南民族村以及怡景園酒店提升改造為契機,加快推動高品質酒店、民宿集群建設,聯動滇池綠道、海埂大壩、海洪濕地、大觀公園、東風壩等,統籌打造滇池旅游黃金岸線,以“生態景區全域化”推動“城市公園景區化”,實現從“盆景”到“風景”的轉變,打造“旅游處處有,處處能旅游”的旅游目的地體系。

在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度假區將緊緊圍繞“當好全市旅游產業發展龍頭”的發展定位,優化提升旅游產業基本要素,打破旅游傳統邊界,注重旅游業與其他新興產業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文化旅游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立足旅游大數據時代的趨勢,度假區積極推動實現“智能旅游”向“智慧旅游”的轉變升級。其中,在云南民族村打造智慧旅游景區樣板,引導轄區其他旅游景區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并普及景區電子地圖、線路推薦、語音導覽等智慧化服務,支持旅游景區運用數字技術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內涵,積極打造數字藝術館、數字展覽館等,提升旅游體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度假區將把文化旅游業作為全區的主導產業,大抓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造就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助推全區產業轉型升級,不斷適應和融入游客對高品質旅游環境和創意旅游體驗需求不斷提升的新趨勢,以更加務實的舉措,為新形勢下的旅游業發展開辟新方向、新機遇。

記者繆亞平報道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